
主管单位: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主办单位: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编辑出版:《青年文学家》
国内刊号:CN 23-1094/I
国际刊号:ISSN 1002-2139
出版周期:旬刊
发行范围:国内外公开发行
《青年文学家》2020年11期
浏览:26次
-
《青年文学家》2020年11期
卷首语
生活的意义——致友人,致生活管军;1原创文学李国坚的诗十四首李国坚;1-2四季也可以叫做一生(组诗)王爱荷;3访古十二篇(两首)白明川;4横笛悲歌琼生;5春暖花香、回忆如昨陈远杰;6扛一把锄头行走山中(组诗)董树平;7欢聚夜高键;8诗三首:东湖绿道姝,曲池,在夕阳下胡汉民;9李进诗集精选李进;10淡墨的思绪彭旭霞;11四季之歌(组诗)王振宇;12你好,旧时光曾培;13-14生活往事忆小姑璩存峰;15-16浅浅淡淡旧时旧忆陈慧君;17车站冯歌迪;18诱惑陈晨;19父亲李奎;20读中文系的人刘畅;21夜要熬我?我要熬夜!——牺牲睡眠只是抓住时间的假象杨悦笛;22命运的“救赎”张震;23大漠奇缘吴盼;24-25他们杜李昊;26-27+29文学评论_现当代文学金庸武侠小说中角色姓名的浅析齐杨;28-29人格屹立的背后——谈谈《人生海海》杜峪纾;30宇文所安《典论·论文》的突破与局限田文瀚;31+33真实的女性写作——评阿袁《美丽城》赵靖宏;32-33以《小鲍庄》为例探究王安忆作品中江淮方言的文学功能刘静娴;孙银;34-35论巴金《家》中的长子形象尹晓蕾;36-37郁达夫旧体诗研究综述逄依林;38-42浅谈温亚军《硬雪》的艺术特色古丽孜兰木·努尔东白克;43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在琼瑶作品中的体现陈翠玲;44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段佳玉;45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看《再别康桥》英译本韩晓晓;46探究言情小说中“女追男”模式的发展轨迹黄冬冬;47向苦而生——东西《没有语言的生活》主题探析梁秀玲;李佳;48多多诗歌之《白沙门》赏析刘思伯;49论唐波清微小说的特点汪苏;50女性诗歌之我见:近情出诗人詹丽平;51试论绮霞的“出走”——摆脱女性“失语”困境的乌托邦构想张宝澜;52从许渊冲《别丢掉》英译本看文学译介中的创造性叛逆张红佳;王淼;53荒诞中的温情——余华《第七天》叙事风格浅析张雅楠;54论《槐园梦忆》中梁实秋的女性观仲昭奇;55浅析道家文化在汉语言作品中的体现朱晏;56天才造就英雄——麦家《解密》人物形象简析杜峪纾;57文学评论_古典文学杜牧与李商隐的咏史诗探微肖尊烨;58-59+61传媒时代古典诗词流播的新路径探析王星星;60-61从蜀刻本知见目录看宋代眉山刻书特点李默涵;62-63+65《水浒传》中的悲壮汤彦铭;汤新钊;64-65《红楼梦》中平儿人物形象分析景晓阳;66文学地理学视野下《蜀都赋》的比较研究王宣懿;67+69浅谈孔子之“欲”观杨美宁;68-69身游与心游:古典诗人的性灵之旅林纪莹;70-71论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及其价值意义罗雪莲;72-73略论苏轼的美食情结与理想寄托苏晓虹;74-75明代《诗经》评点综述柴蓉钰;76-77中国古典诗词的三维读法马经义;78-79李清照词集的“信任”研究——以王红公的英译本Li Ch’ing-Chao:Complete Poems为例吴志强;80-81女人如花花似梦——李清照词中花意象分析薛姗;82-83毛先舒乐府诗浅论周田星;84-85中西“蛇女”形象比较研究——以拉弥亚和“白娘子”为中心翁伊琳;姚玲;葛依婷;86-88李白对朝鲜李奎报文学创作的影响周冰倩;89试析送别诗中送别者异样的情怀贺绍倩;90隐没在时代中的隋代鸿儒——王通敬雯媛;91论梅溪词之“奇秀清逸”林琳;92中国古代文学中人物形象嬗变分析刘书含;93浅谈乐园与失乐园——以《红楼梦》宝黛爱情为例吴可欣;94西西弗斯与吴刚伐桂——从人类生存困境角度看异同吴明霞;95《水浒传》之杨志形象浅析杨成民;96“诗圣”杜甫——忧国忧民的儒士翟羽耀;97生态翻译理论下的中国古诗英译——以《春怨》的三个英译本为例张艳芳;98+100文学评论_外国文学荣格心理学《德米安》小说中的两极融合思想郭凯捷;99-100浅析索尔仁尼琴作品《第一圈》中的人性之美何曼曼;赵新艺;101+103基于生态文学视角解读《小王子》中的爱与责任贾英晓;102-103浅析《岛》和《面纱》对生命的诠释——以疾病叙事为视角裘庭;潘雯;陈轶;倪风玲;104-105+107浅析加西亚·洛尔卡诗歌中被压迫者的形象——吉卜赛人、黑人周逸馨;106-107《时时刻刻》中的生存伦理解读王丽莎;李越然;108-109+111《泄密的心》:时空分割下的叙事艺术曹家宁;110-111德国浪漫主义艺术童话之初实践——浅析蒂克《金发的艾克贝特》冯忆溪;112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鉴赏崔宁;113+115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初探郭伟;114-115内尔沃小说的“奇幻”运用刘韵;116生命的“症候”——浅谈《堪萨斯》史利明;117+119在线翻译对小说汉译的适用性探究——以有道翻译Privy Seal为例王蓉;118-119《拜林玫瑰》中的理想型文学特征马蓉婷;120-121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——以《少女小渔》为例戚煦乾;122-123扎·泰米尔《第十天的老虎》中象征意象的探析邢琬莹;124-125互文性:作为方法论及文本运用袁春红;126-127《远大前程》中狄更斯的女性主义审美精神李景媛;128-130束缚、启迪与逃离——《简爱》中的疾病隐喻沈钦钦;任亮娥;莫亚萍;卢雪莲;宋张静;131-133从内心困境到外部约束——浅析维特之死的根源殷曦玮;134论茨威格小说中男性人物形象的双重性——以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和《感情的混乱》为例曹洁;135《堂吉诃德》中骑士形象的双重性董芳军;136《一千英亩》的生态女性视角解读果玉;137西方文学作品中叛逆女性的悲剧美李斯;周晶;138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《爱玛》中的反讽探究李园;139从归化与异化角度评《海底两万里》两个汉译本的翻译特点刘璇;140论《名利场》中女性的悲剧人生刘云鹏;王冠丹;141从言语幽默概论分析《哥儿》中的幽默文本刘智勇;142向死而生——《觉醒》中爱德娜的拉康式解读齐昱静;143浅析《红字》与《珍妮姑娘》中的悲剧爱情王璐;144“译者”风格的异化与自由——《飞鸟集》的译作赏析王淼;张红佳;145试析考琳·麦卡洛《荆棘鸟》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尹艳艳;张欣;146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张罕琦;孙彦召;147流亡中的孤独病人——亨伯特人物形象的多角度分析徐炜琦;148+150文学评论_影视文学浅析《牡丹亭》中女性自我意识的完善赵娜;149-150浅析归化翻译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应用苏靖雯;151从《饮食男女》中分析家庭人物的矛盾与抗争王文照;152-153浅析电影《低俗小说》中的暴力美学审美特征张婧;154-155品特戏剧《房间》中日常现实的再现车瑞利;156-157分析德语歌剧《圣齐奥的胜利,还是人性善的胜利》中的爱王爱娜;158-159《香水》:人格结构转变引导故事化叙事——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布轩华;160《摩登家庭》中美国文化解读范雅贤;161分析《西厢记》艺术形式上的创新郝玉红;162《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》中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后的转变黄旭;163“好人”的呼唤——试论《四川好人》与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的内在联系李英;164玛丽·齐默曼的世界主义思想分析王彦琪;165+167文化长廊构式“一+量+形”中形容词的相关研究李寄平;166-167“姑娘”与“姑”“娘”异同辨程鹏;168-169+172浅析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创作题材李唯;170-172从主观识解角度分析日语助动词「た」的用法周杰;173-174海南琼花的概念隐喻分析周燕;175-176“礼”概念的语义演变吴金满;177-178修辞学让语言饱含仪式感——论俄语修辞学研究的现实作用力辛鲁明;179-180华坪方言中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