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主管单位: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主办单位: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编辑出版:《青年文学家》
国内刊号:CN 23-1094/I
国际刊号:ISSN 1002-2139
出版周期:旬刊
发行范围:国内外公开发行
《青年文学家》2020年14期
浏览:26次
-
《青年文学家》2020年14期
卷首语
早开的晚霞方帆;1原创文学情人(外一首)张昌成;1行舟西陵峡郭元翰;2谈论爱情的日子(外三首)鞠习强;3初生(外七首)王振宇;4别情小记杨春妮;5《见花问道》诗三首赵钧单;6我是一颗萌芽(外一首)周晓波;7年少情真似星河——浅谈王小波《绿毛水怪》王益锋;8最美的时光,老师好高棋钊;9哭泣的小提琴胡欣阅;10香山花市李志雄;11爱妻的那一根白发蒲文松;12“不完满”正是青春别样的美——读《灌篮高手》有感张建辉;13石匠/雕塑家刘延斌;14-15娘家的钥匙方雷;16通过验证周奕;17前缘萧惟丹;18+20文学评论_现当代文学海明威和王朔小说中的迷惘一代青年的异同比较胡佳 ;19-20语言变迁对现代文学学习的影响研究丁宁;21+23史铁生《秋天的怀念》中的生命意识李姣;22-23浅析小说《春宴》中的陌生化技巧马华杰;24-25+27发泄是弱者对付不幸的唯一手段——浅析梁君璧悲剧形象的成因梁亚蕊;26-27探寻《绿松石》与《斋苏府秘闻》的共性王硕;28-29浅谈海外中国学者笔下新感觉派的独特面相——以《上海摩登——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(1930-1945)》为例张菁宸;30-31探究鲁迅作品《伤逝》和《奔月》的共同意蕴高智美;32-33中国当代作家的道家文化气质——浅析沈从文的道家文化精神气质李燕燕;34-35彝族诗人阿库乌雾汉诗中的现代主义特征研究李东方;36-38刍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杜希;39生的命题——穆旦诗歌中“矛盾对峙”的现代性反思郭金晶;40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文学价值李思雨;41论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中的爱情书写罗玮伦;42废名小说的乡土味孔祥睿;43物质与精神的双重“受难”——浅谈萧红《生死场》中的苦难书写张雅楠;44东方奇幻美学的崛起——以江南的《九州·缥缈录》及《龙族》为例周珊伊;45文学评论_古典文学柳永词调研究孙 曼;46-47+49中正琴声,只许年华十五——浅析范当世与姚蕴素的夫妻联吟诗刘佳;48-49塔的“文化意象”研究——以《白蛇传》中雷峰塔形象为例许悦;王雨馨;50-51+53《鸿门宴》前后二三事谭思睿;52-53李白诗词的语言之美李蕾;54从蛮荒之地到梦里水乡——两晋诗歌中江南意象的流变郑世琳;55-57+59岑参与杨芳灿陇右诗歌比较谈王伟妮;58-59人情现实的艺术之美——浅谈张竹坡评《金瓶梅》艾皆臻;60《金瓶梅》的匈牙利传奇之旅王雪彤;王治江;61+63从《左传》《史记》《东周列国志》谈郑庄公人物形象变化赵东明;62-63中国古典小说的三层读法马经义;64-65浅谈经典诗歌诵读中的“诗情画意”钱书新;66-67薛涛诗中的女性身份认同田文娟;68-69浅析卢照邻诗歌中的“鸟”意象向梅;70-71论李商隐《锦瑟》的经典化潘玉凤;72-73论诗中的意境创造与人格涵养——以杜甫晚年的《堂成》、《登高》为例张明燃;74-75敦煌世俗故事类变文题材演变与接受心理的互相影响——以伍子胥故事为例石小雨;76-78谈秦可卿在小说中的作用沈鸿运;79从《金玉奴棒打薄情郎》看冯梦龙小说的思想矛盾性宋金洋;80地方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——以涡阳县、蒙城县为例孙天晨;吴琼瑶;81谢肇 咏史诗的艺术特色吴婕;82《诗经》中的理想爱情模式分析张桂舟;83文学评论_外国文学《祈祷落幕时》中的双重身份解读陈唯;84-85+87简析英美文学跨文化意识养成的意义董全悦;86-87《无情的妖女》解读及济慈女性观杨丝语;88-89+91英式红茶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探究刘静文;90-91《爱娃》:难以割舍和难以拥抱的种族身份樊璇 ;92论长篇小说《滨河街公寓》的空间叙事学刘孟轲;93+95英美文学作品中戏剧性独白传统研究石晶;94-95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反讽性解读高鑫鑫;96莱辛的女性主义观在《金色笔记》中的体现丁萌;97+99小说《水泥花园》中人物的非常态心理解读姜蕊;98-99《远大前程》的女性形象分析胡玲玲;100《铁皮鼓》“裙子”意象象征义探析李楠楠;101+103小说《敌手》中女性主义叙事视角探析钱 ;102-103从《成为简奥斯汀》看简奥斯汀的女性自我独立意识黄旭;104析《道林·格雷的画像》的视觉化效果与空间叙事艺术任雪娇;105+107《牧师的黑面纱》中胡珀的“耶稣”形象分析孙瑶;106-107凯尔特文化下的《哈利·波特》研究姜华;108被建构的人——论《新夏娃的激情》中的主要人物王文秀;郭海平;109+111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学的影响研究张洁清;110-111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研究董艳媛;112-113《美丽新世界》中“野人约翰”主体建构的拉康式解读高冉;蔡殿梅;114-115郑梦周汉诗中的归隐意志考察刘怡娟;116-117对于新形势下中西方差异在英美文学中渗入影响的探究和分析陈楠;118-119“村上式少年”的震后成长——村上春树短篇小说《蜂蜜饼》解读丁瑞敏;120-121浅谈《白夜行》中雪穗的人物形象李文婧;122-123不同人生,不同选择——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视角解读《小小小小的火》唐悦;蔡殿梅;124-125生态批评视角下欧内斯特·海明威作品中矛盾生态观的解读王蕾;126-127基于女性视角的英美文学发展之路吴雅琦;郭欣欣;128-129胡塞尼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分析张沁奕;陈奚莹;刘喜波;130-131论奥古斯丁《忏悔录》对女人的看法易承帆;132-134审美自觉与人本关怀:苏珊·桑塔格《反对阐释》的理论发微丁子天;135-137从《恩惠》中的多重叙事视角看女性意识的觉醒唐娇娇;138《远大前程》之因果报应主题分析汪然;139从《孩子的愤怒》与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的比较分析解读人性的善良魏微;140以悲为美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徐哲敏;141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探究杨忠妍;142文学评论_影视文学基于跨文化适应理论的电影《喜宴》和《断背山》简析李晓娜;贾勤;143+145从操纵论看《茶馆》翻译——以英若诚和霍华译本为例黄明娟;144-145字幕翻译中归化策略和成语使用的研究——以英剧《名姝》为例刘涵悦;146-147《狂鼓史》历史新写的内在意蕴朱晗;148-149从格雷马斯叙事学理论解读电影《复仇者联盟4》高璐;150-151对人性的呼唤:宫崎骏电影《千与千寻》中人物意象的隐喻含义胡丁文;152-153从美剧《初来乍到》看华裔移民对文化身份的探寻苏靖雯;154-155《哈姆雷特》和《原野》复仇的差异性及原因分析杨慧敏;156-157禁忌之美——《西厢记》美感探究袁子墨;158-159电影《教父1》中故事背景和情节设置的对立及对称性云霄;160-161在对经典的指涉中阐释《每个人》的戏剧性姚瑶;162-164论《皆大欢喜》中的狂欢幽默陈俊凯;165-167违反合作原则下的会话含义分析——以电影《搜索》为例杜英瑞;168功能对等指导下的字幕翻译——以电影《绿皮书》为例陆璐;169论电影《小丑》的狂欢化杨雪;170探析《欲望号街车》中布兰奇悲剧命运的缘由周嘉敏;171《西游记》影视改编作品的主题对比分析朱盈静;172论英汉影视翻译中不同文化意象的处理苗思宇;173+175文化长廊浅析“几乎不”和“几乎没”意义范畴的异同杨莉;杨佑文;174-175《说文解字·阜部》字研究吕雪雅;176-177+179巴中话疑问语气词“嘎”字初探何婧;杜依倩;178-179基于语义场理论研究模式下的英语词汇学习阚海月;180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英语一词多义现象胡兆红;181+183浅析《广韵》中从“